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

三段式技法

設計邏輯之中有三段式技法

四個發想→兩個粗稿→一個精稿。

我想,學過這個之後,也發現這很像是農業生產。
所有的準備,都是為了最後產出作品,而在一年之前,就已經按照時令準備完成。


所以,有一個反過來的思考,就是,想要做的最高級作品是什麼。
(其實這是蔡志忠的創作哲學,我只是沿用)

比如戰爭片(也可以說是戰爭小說)

於是就在自己要完成的最大作品之前,先拍數部短片,在前方先實驗自己不拿手的爆破、騎馬、槍火特效。在所有小作品之中,暗藏自己夢想中最大格的作品的知識、技術、想法。

也許,你先拍了愛情片中藏了爆破,接著的恐怖片之中藏了槍火特效,一則廣告中藏了騎馬技術,政府宣導廣告之中用了軍裝細節。

就在隱隱之間,將需要的工夫都已經備齊,最後將技術、想法、知識,匯流而成自己最重要的作品時,所有需要的都已經準備好了。

這是積極主動的作法,因為誰也不能確定,什麼工作會來找妳,但是如果有了機會可以去拍些什麼,寫些什麼時,就尋求一些需要練的工夫進去。

這樣子,那個最大的作品,才會水到渠成。因為當你要做他的時候,你不一定有足夠的時間準備,到時候,這個機會就會顯得可惜。

所以,理想型之中那個最大的作品是什麼,可以決定現在的努力是什麼。等到機會來時,如果有規劃的推進,最終作品的整體控制力可能是70%,可能是80%,規劃更高可能到90%,但如果沒有規劃,整體控制力,可能是50%-60%。我想我們都會同意,當然是能掌控愈多,失誤愈小,成就的可能性就愈大。

不要夢想自己在短暫的時間內會變成某一類型的專家,必然有所選擇投入,因為時間是有限的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